甲流是什么

时间:2025-11-20 16:49:15  来源:药食同源

甲流是什么

甲流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病原体特点

甲型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病毒的核心为分节段的单股负链RNA。甲型流感病毒的抗原性易发生变异,其表面有两种重要的糖蛋白,即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根据HA和NA抗原性的不同,甲型流感病毒又可分为不同的亚型,如H1N1、H3N2等。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在人群密集且通风不良的场所易发生聚集性疫情。

临床表现

症状表现:

-普通患者起病急,主要症状为发热,体温可达39-40℃,可伴有畏寒、寒战,同时还可能出现头痛、肌痛、关节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痛、咳嗽,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等。部分患者症状较轻,可在1-2周内自愈。

-对于儿童来说,可能出现与成人相似的流感样症状,但有时也会有不同的表现,比如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相对较常见。婴幼儿甲流病情相对较重,可能出现高热惊厥等情况。

-老年人感染甲流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较高,可能出现持续高热、肺炎、呼吸衰竭、多器官功能损伤等严重情况。

病程:一般发热持续3-5天,但乏力等全身症状可能会持续1-2周甚至更长时间。

诊断方法

临床诊断:根据流行病学史(如发病前7天内接触过甲型流感疑似或确诊患者,或在流感流行季节发病等)和临床表现进行初步诊断。

实验室检查:

-病毒核酸检测:采用实时荧光RT-PCR等方法检测呼吸道标本中的甲型流感病毒核酸,是早期快速诊断的常用方法。

-病毒分离培养:将呼吸道标本接种到细胞中进行病毒分离培养,是诊断的金标准,但需要一定时间。

-血清学检查: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甲型流感病毒特异性抗体滴度有4倍或以上升高,有助于回顾性诊断。

治疗原则

一般治疗:患者需隔离,注意休息,多饮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高热者可给予物理降温,如使用退热贴、温水擦浴等,也可适当使用解热镇痛药物缓解症状,但儿童应避免使用含阿司匹林的退热药物,以防引起瑞氏综合征。

抗病毒治疗:发病48小时内使用抗流感病毒药物治疗可减轻症状、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常用的药物有奥司他韦等,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于有高危因素(如年龄<5岁的儿童,尤其是<2岁;年龄≥65岁的老年人;伴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等基础疾病者等)的患者,即使发病超过48小时,也建议进行抗病毒治疗。

预防措施

疫苗接种: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甲流最有效的手段。一般建议每年秋季接种流感疫苗,6-35月龄的儿童、60岁及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医务人员、6月龄-5岁儿童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孕妇或准备在流感季节怀孕的女性等为优先接种人群。

日常防护: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或口;保持环境清洁及通风,在流感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如必须前往,可佩戴口罩;咳嗽或打喷嚏时应使用纸巾等遮住口鼻,避免飞沫传播。

声明:本文系药食同源网转载内容,图片、文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