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咳嗽和过敏性哮喘有什么区别
定义与发病机制
过敏性咳嗽:是一种与过敏相关的咳嗽,主要是气道受到过敏原刺激后,引起的以咳嗽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其发病机制主要是过敏原引发气道的免疫反应,导致气道敏感性增高,但尚未出现明显的气道阻塞等哮喘的典型病理改变。例如,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后,气道内的肥大细胞等被激活,释放炎症介质,刺激咳嗽感受器引起咳嗽。
过敏性哮喘:是一种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发病机制是过敏原进入机体后,引发气道的炎症反应,导致气道黏膜水肿、气道平滑肌痉挛、气道分泌物增多,进而引起气道狭窄,出现喘息、气急、胸闷等症状,同时伴有气道高反应性。
临床表现
过敏性咳嗽:主要症状为刺激性干咳,通常咳嗽比较剧烈,夜间及清晨咳嗽较为明显,一般不伴有喘息症状。咳嗽多在接触过敏原后发作或加重,例如接触宠物毛发后可能会立刻出现咳嗽。患者一般没有明显的呼吸困难等表现,肺功能通常在发作间期正常。
过敏性哮喘:除了有咳嗽症状外,还会出现喘息、气急、胸闷等症状。喘息多在接触过敏原、运动、冷空气等刺激后发作,发作时可听到双肺广泛的哮鸣音。病情严重时,患者呼吸困难明显,甚至不能平卧,肺功能检查会发现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₁)等指标下降。
诊断标准
过敏性咳嗽:通常依据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标准来诊断。患者咳嗽持续>8周,以干咳为主,夜间和(或)清晨发作,运动、遇冷空气后咳嗽加重,临床上无感染征象或经过较长时间抗生素治疗无效,抗哮喘药物诊断性治疗有效,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例如,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后咳嗽症状明显缓解,可支持过敏性咳嗽的诊断。
过敏性哮喘:诊断主要依据病史、症状、体征及肺功能检查等。有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上述症状和体征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可变气流受限的客观检查有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激发试验阳性,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FEV₁增加≥12%,且FEV₁增加绝对值≥200ml),呼气流量峰值(PEF)日内变异率或昼夜波动率≥20%。
治疗与预防
过敏性咳嗽:治疗上首先要避免接触过敏原,这是关键。可以使用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等,也可以使用白三烯调节剂,如孟鲁司特钠等。对于部分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也有一定效果,但一般剂量相对哮喘要低。预防方面,要尽量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如保持室内清洁,定期清洗床上用品以减少尘螨接触,在花粉季节减少外出等。
过敏性哮喘:治疗包括急性发作期的缓解症状治疗和缓解期的控制病情治疗。急性发作期可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如沙丁胺醇等缓解喘息症状;缓解期主要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来控制气道炎症,如布地奈德等,也可使用白三烯调节剂等药物。预防方面同样要严格避免接触过敏原,同时要注意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预防呼吸道感染等,因为呼吸道感染可能会诱发哮喘发作。对于儿童患者,要特别注意避免接触可能诱发哮喘的因素,如避免接触毛绒玩具等容易携带过敏原的物品,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症状变化,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年龄因素影响
儿童过敏性咳嗽与哮喘:儿童时期是过敏性咳嗽和哮喘的高发年龄段。儿童接触过敏原的机会较多,如室内的尘螨、室外的花粉等。对于儿童过敏性咳嗽,由于其呼吸系统发育尚未完全,在治疗时要更加谨慎,优先选择相对安全的药物,如孟鲁司特钠等白三烯调节剂。而儿童过敏性哮喘的管理更为重要,因为如果控制不佳可能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肺功能发育。例如,长期哮喘控制不佳的儿童可能会出现胸廓畸形等问题。在预防方面,家长要更加注意儿童的生活环境,保持室内通风良好,定期清洁儿童的玩具和被褥等。
成人过敏性咳嗽与哮喘:成人患过敏性咳嗽和哮喘的情况也较为常见,其发病与成人的生活方式、工作环境等因素有关。比如,成人在工作中接触化学物质等过敏原的机会增加,在治疗上成人可以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但同样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在预防上,成人要注意避免进入有过敏原的工作环境或在工作时做好防护措施,如佩戴口罩等。
性别因素影响
一般来说,过敏性咳嗽和哮喘在性别上没有明显的差异,但在不同性别中的表现可能会因个体的激素水平等因素有一定细微差别。例如,女性在月经周期等生理变化时,激素水平的波动可能会对气道的反应性产生一定影响,但这种影响相对较小。在治疗和预防上,男女患者基本遵循相同的原则,但女性患者在使用某些药物时需要考虑到月经等生理因素对药物代谢等的影响,但总体差异不大。
生活方式影响
饮食:过敏性咳嗽和哮喘患者应避免食用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如海鲜、坚果等。有研究表明,摄入过多的辛辣、刺激性食物可能会刺激气道,加重咳嗽或哮喘症状。例如,食用大量辣椒后可能会导致气道反应性增高,诱发咳嗽或哮喘发作。
运动:适当的运动对过敏性咳嗽和哮喘患者有益,可以增强体质,但要注意运动的时间和强度。剧烈运动可能会诱发哮喘发作,所以患者应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时间,如在运动前做好热身,避免在寒冷、干燥的环境中进行剧烈运动等。对于过敏性咳嗽患者,适当运动一般不会诱发症状,但如果在运动后出现咳嗽加重等情况,应及时停止运动并查找原因。
吸烟与饮酒:吸烟会明显刺激气道,加重过敏性咳嗽和哮喘患者的症状,同时增加呼吸道感染的风险,从而间接加重病情。饮酒也可能会对气道产生刺激作用,所以过敏性咳嗽和哮喘患者应避免吸烟和饮酒。
病史因素影响
有过敏性疾病家族史:如果家族中有过敏性鼻炎、哮喘等过敏性疾病病史,那么个体患过敏性咳嗽和哮喘的风险会增加。有家族史的个体在日常生活中要更加注意避免接触过敏原,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过敏性咳嗽或哮喘。例如,有家族哮喘史的儿童,应定期监测肺功能等指标,一旦出现咳嗽等症状要及时就医。
既往呼吸道感染病史:既往有反复呼吸道感染病史的患者,气道黏膜受到损伤,更容易受到过敏原的刺激,从而诱发过敏性咳嗽或哮喘。对于有既往呼吸道感染病史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更加注重呼吸道的保护,加强营养,增强免疫力,预防再次感染,同时要注意避免接触过敏原,减少过敏性咳嗽或哮喘的发作机会。
分享到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