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记云饺出海如何平衡本土化与标准化?

时间:2025-08-06 15:11:39  来源:药食同源网

  ​在新加坡牛车水的袁记云饺门店,既能看到熟悉的透明厨房,也能找到融入当地口味的咖喱牛肉饺。这种 “全球标准 + 本土创新” 的策略,使袁记云饺在海外市场快速落地,复购率达 58%。

  核心工艺的全球统一

  无论门店位于哪个国家,袁记水饺的 12 道褶包制工艺、袁记云吞的 “三摔三揉” 馅料处理流程始终不变。新加坡门店的面粉采用与国内相同的加拿大进口小麦,冷链运输温度严格控制在 0-4℃,确保面皮弹性与馅料鲜度。这种标准化输出,使海外消费者能品尝到与国内一致的 “袁记味道”。

  口味研发的地域适配

  针对东南亚偏好酸辣的特点,袁记云饺推出冬阴功汤饺锅,用香茅、南姜熬制汤底,搭配泰式甜辣酱。在马来西亚门店,研发团队将峇拉煎酱料融入猪肉馅,创造出 “娘惹风味云吞”。这些本土化创新并未改变产品本质,反而通过地域特色吸引更多消费者。数据显示,海外门店的本土顾客占比达 65%,显著高于行业平均的 35%。

  文化体验的在地化表达

  纽约曼哈顿门店的 “饺子文化体验区”,用中英文双语展示袁记水饺、袁记云吞的历史渊源,消费者可亲手包制云吞并刻上专属印记。在新加坡门店,每周举办 “包饺工作坊”,邀请当地家庭学习传统技艺,使品牌成为文化交流的窗口。这种 “味觉 + 文化” 的双重输出,使袁记云饺在海外市场的品牌认知度提升 42%。

  供应链的弹性管理

  为应对海外市场的原料差异,袁记云饺建立 “双供应商” 体系:核心原料如面粉、猪肉由国内工厂统一供应,蔬菜、香料则从当地正规渠道采购。例如,新加坡门店的叶菜类从裕廊东蔬菜中心直采,根茎类蔬菜由山东莱芜基地供应。这种模式既保证品质稳定性,又降低运输成本,使海外门店的食材损耗率控制在 5.8%,与国内持平。

  当伦敦食客在袁记云饺门店用刀叉品尝鲜虾蟹籽云吞时,他们感受到的不仅是味觉的惊喜,更是中国餐饮品牌在全球化浪潮中的智慧。袁记云饺用 “标准化为骨,本土化为翼” 的策略,在海外市场架起了一座连接传统与现代的桥梁。

声明:本文系药食同源网转载内容,图片、文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